齐鲁法制网潍坊讯(通讯员 王治波)“八五”普法以来,昌邑市注重发挥孩子在家庭中的影响作用,创新开展“小小普法员”工作实践,用小手拉大手,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普法新局面。
一是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搭建“小小普法员”培育摇篮。工作中,将学校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坚持“送法进校园 育人法治间”工作理念,全市中小学校“法治校长”配备率100%,围绕预防校园霸凌、防诈防骗、抵制毒品等校园普法重点,推进法治宣传进课堂、进课本,春秋两季“开学法治第一课”“假期前法治课”成为惯例,今年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6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受教育师生达3万余人次。注重采取音视频、情景剧、普法机器人等科技化、沉浸式手段,提高在校学生学法积极性,变被动普法为主动学法,培育“小小普法员”,目前,已培育“小小普法员”1000余名。
二是“小小普法员”担当家庭“法治老师”,法治融入家风家教。将“小小普法员”作为学校与家庭的链接纽带,在校学生将普法倡议书、家庭普法读本等资料带回家中,担当家长的“法治老师”,与家长一起学习,法治成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已通过在校学生向家庭传输普法宣传资料6万余份,惠及家庭3万多个。同时,在日常行为中,“小小普法员”担当家长的“遵法监督员”,喝酒不能开车、拒绝家庭暴力、禁止高空抛物等“小事”成为孩子监督的重点事项,潜移默化中,法治融入家风家教。
三是以“小家”促“大家”,“小小普法员”推动社会大和谐。工作中,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强心和荣誉感,动员“小小普法员”家庭积极争创“法治家庭”“尊法守法示范户”,孩子与孩子比、家长与家长赛、家庭与家庭争,在全社会形成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目前,全市已评选“法治家庭”350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将“小小普法员”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小小普法员”担任“小小网格员”,“萌娃说教”让成年人“脸红出汗”,许多矛盾在孩子面前缓解了,错误行为在孩子的询问下改正了,孩子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
|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