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自古以来就有“阳刚之木,五木之精”的美誉,被人们看作吉祥长寿的象征。史书上曾记载:桃木乃仙木,有镇宅、辟邪、纳福之神功。
“居不可无桃”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吉祥、平安、长寿的向往和追求。桃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传说是有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相传可以治恶鬼。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桃木工艺品的题材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代代承传,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桃木雕刻品。这些雕刻品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雕刻艺术形式。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兽类、植物类、文字类、几何纹等组合类。
无论任何一件桃木工艺品,都不宜暴晒,否则容易干裂,开缝,同时也不宜放置在潮湿的地方。只要注意这些问题,就可以让自己喜欢的桃木工艺品永远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桃木工艺品的制作
一、材料处理
1.将选好的桃木坯料完全浸泡在水中泡透。浸泡时间约为15—20天。
2.将浸泡透的桃木放水中大火煮沸,然后继续在沸水中煮24小时,煮完捞出后立即浸泡在清水中,直至桃木不再吸水。
3.将煮好的桃木坯料取出放在阴凉无风处排好,自然凉除部分水分,使其基本定形,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再将干燥的桃木坯加固束缚成捆进行烘干,烘烤时间约15天。经过处理后的桃木色泽美观,不开裂、不变形、不虫蛀。
4.风干,木板取出后,要将它们堆放到通风、干燥的棚内进行风干,风干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使用了。
二、雕刻
传统工艺的手工雕刻: 首先,在有经验丰富的雕刻师进行精心的雕刻。其次,经过打胚、粗雕、细雕,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刀法要求圆熟流畅,要有丰富的表现力。
三、修光
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要求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力求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
四、打磨
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
五、着色上光
用硬毛刷、小硬毛笔、调色缸。着色的颜料一般是指水溶性的,如水粉、水彩或皮鞋油。
六、保护
上漆或打蜡。
一件好的桃木工艺品,要历劲数月。几十道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完成,“雕活”的好坏,才能决定了桃木工艺品真正价值!
东南桃印携手肥城传统工艺制作传人孟宪军对此加以研究、应用,并赋予桃木工艺品新的时代内涵,融入现代文化与审美意识,来创作出具有当代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吉祥题材木雕作品。从而使具有吉祥题材的桃木工艺品有更深的意义和底蕴,充分发挥桃木工艺品独特的艺术影响力,更能使水城人们能从桃木雕刻作品中体味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