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lfzzk@126.com QLFZW@126.COM 新闻热线: 0531-82068506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齐鲁法制网 >> 资讯 >> 法制前沿 >> 正文

浅谈如何发挥“两员”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时间:2016/12/1 15:24:44 作者:王海艇 文章来源:齐鲁法制网

  齐鲁法制网12月1日讯(通讯员 王海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和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以下简称“两员”)是分别是指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聘用的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人员和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在行政村指定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人员。“两员”在交通安全“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建设中处在末端和前沿的位置,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工作规范(试行)》(鲁交安发〔2014〕21号 )对“两员”的聘用、管理、职责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各地都按照上级的要求,聘用了“两员”从事乡镇道路交通管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结合招远市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如何充分发挥“两员”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一、当前“两员”的发展和队伍建设情况

  招远市辖区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设一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乡镇、5个办事处,共724个行政村,人口56万人。截止2016年9月份共有机动车157963万辆,驾驶人184828万人,全市道路通车总里程1553公里,其中城市道路190.8公里、国省道路178.2公里、县乡道路721公里。目前大队设有城区交警中队1个,乡镇交警中队6个,共有民警40人,协警34人。繁重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和当前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自2013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按照上级的要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招远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交通安全组织建设,市交安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迅速建立基层交通安全管理组织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建设监管机制的通知》,在全市乡镇迅速推进基层交通安全组织建设。

  一是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全部建成。全市的9个镇和5个办事处都依托镇政府、派出所、交警中队建立了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乡镇分管安全的镇领导担任站长,并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完善了《交通管理服务站职责》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相关办公人员和办公设施,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安排交通管理工作,加大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度。二是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全部到位。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9个乡镇,5个办事处,聘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28名、聘请交通安全协管员724名,各乡镇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为交通管理服务站提供日常办公、人员经费保障,根据辖区实际和工作情况,对交通安全管理员每月给予800-1000元的经济补贴,对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给予200-500元的经济补贴。同时,为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订阅了《驾驶员之友》报刊,让协管员及时了解辖区的工作动态。三是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已经建成。市交安委先后制定了《交通管理服务站站长职责》、《交通安全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了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站长、交通安全管理员、交通安全协管员的职责,规范了车辆、驾驶人登记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的交通安全宣传台帐。站长定期组织召开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总结;每季度对协管员进行一次培训,提高协管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交通安全管理员和交通安全协管员将排查出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报镇交通管理服务站,由服务站组织镇交通、农机等部门进行整改,交通安全协管员认真做好村民的机动车和驾驶人登记,并组织村民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二、“两员”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在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建设过程中,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和交通安全管理员、协管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三级机构四级网络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以招远的情况来看,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的交通安全管理员、协管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效果。一是积极开展机动车和驾驶人摸底调查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利用早中晚的时间,深入到村民家中,对村民的车辆进行逐一排查,登记造册,对没有办理牌证的积极督促挂牌登记,对没有参加年审的督促其办理年审业务。二是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近年来,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大力协调下,全市国省道路的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在“两员”的参与下,辖区共排查和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395起。三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成效明显。在市交安会的管理和指导下,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能动性,开展交通安全示范村镇建设活动,加强对村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建立交通安全服务室,积极利用农村大集、庙会、红白喜事等有利时机,通过展出宣传图板、发放宣传材料及农村大喇叭、远程党员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酒后驾车、三轮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的危害。目前招远市已建成了蚕庄、阜山交通安全示范镇2个,省级交通安全示范村6个,烟台市级交通安全示范村12个。

  由于受人员素质、管理方式、资金制约等方面的影响,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无论在人员的选拔上还是在工作上,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管理不到位。有的乡镇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重视程序不够,因此在管理上也只是表面现象,不能严格按照市安委会的部署开展工作,在招聘“两员”的过程中,没有认真的进行选拔招聘,只是简单的将村书记或主任上报,没有面对面的进行部署和安排,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由于村书记或主任要忙于各方面的工作,没有单独开展工作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时间,导致有的工作不能落实。二是管理经费保障没有落实导致工作热情不高。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个别的乡镇没有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将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保障经费落实到实处,有的简单的将已经存在的考核奖当作交通安全考核经费,有的就根本没有落实,这样导致管理员和协管员的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两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当前工作。由于交通安全管理员和交通安全协管员的工作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工作成效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管理员和协管员对辖区道路不明,在建档管理上,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更不用说指导工作开展;有的管理员和协管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不能积极主动的开展安全宣传、违法劝导、隐患排查等工作,导致工作成效不大。

  三、加强“两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的不断增多,并且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面临警力不足的现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大、任务多,要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充分发挥“两员”的作用,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并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选拔和任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更需要具备高度的使用感和责任心。这就要求在“两员”的选拔上,既不是一味指派“官员”进行管理,也不是随便找个闲杂人员应付了事,只有通过考试选择具有相应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人,这样才能担当起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任。对安全管理员的招聘数量和管理要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字[2016]40号)的要求进行。二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既要抓好任职前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工作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更要抓好工作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公安民警进行集中授课培训,也可以组织人员在乡镇交警中队进行轮流的实习培训,协助民警办理一些日常非执勤执法警务工作,掌握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针对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不同特点,编制专门的培训教材,坚持分批次、分层次进行培训,加强培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要坚决克服“两员”队伍只建不管的现象,充分依托乡镇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加强对“两员”的管理与培训,建立建齐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管理和培训档案,并充分依靠现代传播手段,建立“两员”微信群、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既便于加强相互交流,又能及时向管理员和协管员发送交通安全工作动态和交通安全提示,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三是要保障“两员”工资待遇并严格考核奖惩。要实行由市安委会统一对管理员和协管员的工资待遇保障和考核奖惩。成立专门的机构,设立专门的帐户,各乡镇政府用于协管员的待遇补贴由市安委会根据考核进行发放,坚决杜绝乡镇政府不落实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切实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员和协管员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快村交通安全服务室和劝导站的建设。村交通安全服务室和劝导站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前沿,对加强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提高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起到重要作用。上级安委会要设计统一的劝导站式样和外观标识,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推进服务室和劝导站建设,并做好经费保障工作,这样才能让协管员有工作之所和用武之地,做好车辆和驾驶人的登记、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劝导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等多项工作,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利助手和可靠保障,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确保交通安全。

文章录入:QL    责任编辑:赵丽英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招聘英才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授权协议,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山东法讯传媒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31)82068506 鲁ICP备10208562号-5 济南网警备案编号:37010029001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