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lfzzk@126.com QLFZW@126.COM 新闻热线: 0531-82068506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齐鲁法制网 >> 资讯 >> 检察动态 >> 正文

倾检察爱心 护菏泽未来

时间:2023/10/19 10:39:39 作者:付凤臣 文章来源:菏泽日报

  在市检察院活跃着一群“护苗使者”,他们秉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以新思路、新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更优检察履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们就是“检心菏护”工作团队。

  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打造的“检心菏护”未成年人检察品牌,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市“文明单位创建+”优秀创新品牌,团队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打造检察办案新模式,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坚强有力

  “检心菏护”团队全方位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实行惩戒与帮教相结合,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双向、综合、全面司法保护。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就可能是大学生。推拉之间对他们来说就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生。”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冯丽介绍,市检察院探索建立了“一个帮教团队-三类观护点-四项帮教措施”全角度辐射的“帮教立方体”,建立“检心菏护”观护帮教基地7个,帮助352名罪错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27人经观护帮教后考上大学。

  此外,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站式”办案机制,实现了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次性取证、提前介入,避免反复询问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综合采取法律援助、经济救助、心理辅助等方式,实现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多元化救助,为311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救助款252.8万元。

  构建犯罪预防新格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面覆盖

  “教育是最好的预防,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冯丽介绍,为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司法保护,2020年以来,菏泽检察机关市县一体同步推动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履职机制,以市县两级院检察长担任偏远农村、案件高发地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为着力点,不断集聚优势。

  截至目前,市检察院共组织全市166名检察官在267所中小学校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了市县两级检察院院领导担任偏远农村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未检干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孩子们筑牢了校园“防火墙”。

  在全市检察机关择优选任中青年检察干警组成专业宣讲团,将偏远农村作为宣讲重点区域,创新建立与妇联等部门的深度合作,以“家长课堂”和“学生课堂”为载体,在全市偏远农村学校开展“订单式”法治巡讲。据统计,线上线下开展法治宣讲共计1100余场,累计覆盖师生家长332万人次。

  促推诉源治理新发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

  “以司法保护、能动履职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形成‘化学反应’。”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许澎涛介绍,市检察院联合监察委、教育局等部门会签《菏泽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创新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将“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纳入全市平安综治考核,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刚性”落实。

  与此同时,会同教育等部门集中开展“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小专项行动,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发现晚问题,创新强制报告案件网格化线索发现机制。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重犯率高等特点,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创新拓宽入职查询范围。

  “检心菏护”团队立足办案,依法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治理,解决未成年人保护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违法接纳招用未成年人问题,深入开展类案调研,为党委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参与八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违规娱乐场所得以整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防护网”。 记者 付凤臣

文章录入:QL    责任编辑:杨莉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招聘英才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授权协议,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山东法讯传媒新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31)82068506 投稿邮箱:qlfzw@126.com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2068766 举报邮箱:1051608000@qq.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鲁)第156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10917号 济网警备案编号:37010029001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