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法制网6月1日讯 去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立足新起点,践行新理念,担当作为,创新进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1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8起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全省未检条线有37个集体、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一、立足主责主业,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为抓手,积极服务平安山东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也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多发态势,全省检察机关突出打击重点,“零容忍”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去年以来,全省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2468人,起诉4111人,对129名利用职业便利的犯罪分子适用从业禁止。省检察院提出抗诉并获改判的张某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案,入选最高检第四十三批指导性案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拐卖儿童犯罪,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全力做好被拐未成年人的解救关怀、安置康复、隐私保护、回归家庭等工作。
(二)以推进数字未检建设为契机,促进涉未社会治理现代化。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大数据应用,研发数字模型20余个,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促进涉未社会治理、保护社会公益中的重要作用。针对部分医护人员对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心存顾虑问题,德州市检察机关联合公安、卫健部门在医院就医平台中嵌入“强制报告智能报警系统”,实现系统自动推送未成年人疑似遭受侵害等就诊信息,目前已推送线索49条,从中立案侦查5件。针对未成年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管问题,单县检察院联合公安、民政、教育行政部门开发“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监督模型”,对发现的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员均已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劝返工作。
(三)以凝聚共识、消除盲区为目标,促推新兴行业健康发展。电竞酒店、私人影院、剧本杀、网约房等是备受未成年人青睐的新业态,因其经营性质模糊,监管职责不明,导致这些场所经常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针对该问题,省检察院围绕促进完善住宿经营行业治理等主题先后发布三批典型案例,指导各地通过公益诉讼、座谈磋商、共建机制等方式推动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落实主管、自律责任。青岛市检察机关推动公安、文旅等部门就电竞酒店经营性质达成“酒店+网吧”共管共识,有关做法被检察日报头版、最高检微信公众号转发报道。巨野县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及召开座谈会,推动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网约房进行全面摸排并登记备案,全部按《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监管。
(四)以扎实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为路径,助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开展各类法治进校园线上宣讲活动721场次,覆盖880余万人次,开展线下宣讲2803场次,受教育人数140余万人次。省检察院部署开展“法治教育进乡村进职校”专项行动,并于5月22日会同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举行全环境立德树人法治巡讲启动仪式,将组织全省法治巡讲团分赴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开展法治宣讲。青岛市检察机关开展“奋进二十大 检察校车伴我行”特色普法活动,检企联合推出“清泉号”检察普法校车。在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评选活动中,我省获四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省份之一。
二、落实双向保护,全面维护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一)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涉嫌轻微犯罪并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依法适用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深的未成年人该严则严,依法追究责任,保持必要司法警示。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722人,附条件不起诉2074人,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4434人。检察机关根据未成年人罪错程度、个体差异、诉讼阶段,选择适用最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和感化挽救措施,以最大努力争取最佳效果。高度重视社会调查工作,依托客观真实、内容详实的社会调查报告逐案逐人分析犯罪原因,制定针对性帮教方案。依托143处观护帮教基地,注重引入妇联、关工委、司法社工等社会支持力量,对罪错未成年人采取认知引导、心理矫正、行为纠偏、技能培训等个性化措施,实施精准跟踪帮教,切实提高帮教效果。去年以来,全省共考察帮教涉罪未成年人3084人次,有124人经帮教后考上大学。诸城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4名涉案未成年人经考察帮教后全部考上大学。
(二)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深入贯彻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实双向保护理念,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全面帮扶、救助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一站式”取证、救助功能。切实用好81个“一站式”办案区,努力减少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二是依法进行司法救助。对667名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670余万元,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380余万元。三是积极开展综合救助。充分借助社会专业力量,为1935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救助,为2387人提供法律援助。广饶县检察院联动多部门,协助一案件被害人办理转学等手续,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三)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殊制度。全省检察机关通过专项评查、检察建议、纠正违法等方式纠正未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辩护律师、未按要求通知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到场或未依法规范开展犯罪记录封存等问题。省检察院部署开展“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随机抽取部分市县院案件进行听庭评议,进一步推动涉未成年人有关特殊制度落实落地。
三、推进融合履职,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一)充分发挥未检融合履职优势。在未检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全面推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坚持系统审查、全面审查,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综合审查有无犯罪侵害发生、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同步审查涉案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及公共利益等是否遭受损害,实现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相互支撑、一体协同和贯通融合。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履行涉未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案件639件,在办理其他案件中履行涉未刑事检察职能案件27件。
(二)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对被羁押未成年人全程、全面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行审查起诉阶段“每案必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减少非必要羁押。以“分别关押、分别管理”落实为监督重点,通过实地巡查和视频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看守所检察,纠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问题。
(三)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积极开展涉及未成年人监护、代理、抚养、收养、继承、教育等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监督和执行活动监督,共支持起诉371件,纠正审判、执行活动违法77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5件。胶州市检察院综合使用支持起诉、座谈磋商等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未成年人低保资格认定行政争议案件,收到良好效果。
(四)积极稳妥推进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围绕校园周边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以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社会反映强烈的涉及众多未成年人利益保护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757件。成武县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主管部门完善了全县30个校园周边路口的交通安全设施,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予以报道。德州市检察机关办理全省首例未成年人文身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法院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四、依法能动履职,协同推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
(一)积极指导家庭保护。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部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行动。省检察院与省妇联、省关工委联合印发通知,在涉未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各地检察机关与当地妇联组织、关工委或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做好涉案家庭监护状况评估,准确掌握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评估覆盖率达到100%。在准确评估基础上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747次,覆盖18426人。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等问题,共发出“督促监护令”9581件,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二)主动融入学校保护。持续推进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共有2632名检察人员担任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进一步深化检校合作,全省检察机关单独或联合教育部门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3125所次,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帮助学校建立防性侵、防欺凌机制670余个。
(三)扎实融通社会保护。继续联合省教育厅、民政厅、卫健委开展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专项行动,全省收到相关单位或个人强制报告线索353件,线索核实后立案侦查151人,对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建议追责36人。青岛市黄岛区检察院推动公安机关开通全国首个“110涉未成年人强制报告警情”专线,已通过该专线收到强制报告线索33件,公安机关立案8件。临沭县检察院办理的王某故意伤害案,对积极履行报告义务的人员予以奖励,对未履行报告义务的人员予以追责,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持续推动入职查询制度落地落实,联合教育、公安部门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等32万余名教职工进行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对查出的有问题人员均已督促依法处理。
(四)有效助力网络保护。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22”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审查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272件472人。围绕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游戏等领域,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8件。青岛市崂山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案件时,协调公安机关将被告人上传至网络的被害人相关视频、照片进行技术删除,第一时间阻断传播链条,有效保护了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五)全面联动政府保护。各级检察机关坚持“督导而不替代”,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座谈磋商等措施,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积极履职,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去年全省检察机关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社会治理短板,公益诉讼监督立案53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36件。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合作,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与省民政厅共同部署开展深度合作试点工作,高密市检察院联合民政等部门在全市866个行政村设立村级未成年人工作站,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米”,该做法被央视“法治在线”栏目报道。泰安市泰山区检察院总结近年来办理的涉未案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专题报告,推动该市设立4个商圈未保站,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护花更需众人力,春风化雨无尽时。我们虽然为孩子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携手应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最高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心系“国之未来”,从服务保障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的高度,更加自觉扛起检察责任,以未检工作现代化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现代化,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
最新新闻